被歷史抹去的一頁
灣生回家
1895 年,日本開始殖民台灣,直到 1945 年戰敗、1946 年結束日治,超過47萬日人分批「引揚」(日語稱遣返為引揚)。離台時,引揚者僅能攜帶簡單衣物被褥和一千日圓,其他的財產造冊後留台,他們心想這只是一段過渡,很快可以再回來,沒想到這「暫別」竟是50年以上,很多引揚者與親友也從此天人永別。

日治期間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叫「灣生」,對這群灣生來說,台灣才是他們的故鄉。但灣生是個貶抑稱謂,他們不僅被台日雙方歷史遺忘,也被日本內地居民視為次等公民;當遣返的船隻抵達日本靠岸後,「不潔的」引揚者除了要注射疫苗與消毒,還得留置療養所觀察,有病、沒病全數圈在一起,很多人再也出不來,療養所甚至設有墓園,方便火化安葬。他們回不了台灣,連日本最初的老家也無緣再見。

有的引揚者比較幸運,檢疫無病後放行,只是日本居民仍視他們為瘟神,處處驅趕,所以能夠隱藏引揚者身分的,都不願意再提起。然他們念茲在茲的,始終是台灣這塊土地。

黃銘正選擇了高野辰之填詞詞,岡野貞一作曲的日本歌謠《故鄉(ふるさと)》做開場,不論是旋律或歌詞,都發揮了思故鄉、念故鄉的揪心之力,特別是眼睛看到的是花蓮的空拍畫面,耳朵聽到的是這麼深情的歌詞,影音渾然天成,你很難不動容:
「曾經追過兔子的 那座山
曾經釣過鯽魚的 那條河
現在只能在夢中重逢
永遠忘不了的 我的故鄉
爸爸和媽媽 你們都好嗎?
我的兒時玩伴 大家都平安嗎?
每逢風吹雨落 
我都會想起故鄉......」
「只要我達成夢想
總有一天一定會回去
那個樹木濃密的 我的故鄉
那個流水清澈的 我的故鄉」

home89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娜 的頭像
    米娜

    高素寬的美術生活

    米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